Thursday, October 12, 2006

中國人的四類劃分

*對於「國」的現代闡釋實為複雜﹐因其現代語義乃西方近代產物。其義一指為行政國轄區內的全體國民﹕NATION-STATE/CITIZEN。故英語之NATIONALISM (民族主義) 應實翻譯為「國族主義」。又指人種族群﹕NATION /ETHNICITY故中文譯的「民族主義」被誤解為「種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在此筆者用之「國」乃最廣義之代表﹐橫跨兩者﹐如諸多持居住國國籍的華僑仍可視為「國人」﹐而諸多居住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亦可稱為「國人」﹐如﹕滿﹐蒙﹐回﹐藏族中國人。

對時下國人的政治意識形態以及文化素養進行分析概括之後﹐筆者認為可將其大體劃分為如下四類﹕

A-海外﹐即歐﹐美地區的僑民中國人。
B-港﹐澳﹐台暨南洋諸島嶼的中國人。
C-大陸沿海地區暨大小城市的中國人。
D-廣大內地農村暨邊遠山區的中國人。

祗因吾個人的天賦因素以及成長背景歸於A類中國人﹐實乃成長經歷暨生活地域所就。故吾本身所懷有的國族主義激情和文化意識的先見性﹐以及政治識別力的鋒芒性使我與其餘諸類的國人明顯地區別開來。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但是﹐發自吾內心深處的對族群的認同感與對同胞的博愛卻讓我對所有的炎黃子孫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同情。我祗期望有一天我們能夠化解時下的這種符號性的分類以及意識形態的差異﹐如同自由世界的國民一樣﹐共同成為民主聯邦的一份子﹐此為吾由衷的祝愿。

如下筆者將簡練闡釋各類別的特征和結構。但讀者需記住現實仍應因人而異﹐如一身在海外的華僑卻仍持D類之品行素質﹐意識形態﹐此君在海外各華埠屢見不鮮﹐此不贅言。如下概論均為典範原型。

A-深受西方民主與自由理念所熏陶﹐高舉天賦人權和共和精神的旗幟﹐對共產極權統治斥之以鼻﹐視為天敵﹐並普遍同情泛藍陣營﹐哲學上主張「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信念。文化上因身置異國他鄉之故﹐而更為右傾﹐珍視吾華夏文明瑰寶暨優良文化傳統﹐並熱衷於復興吾中華道統﹐頑強抵制赤化﹐呼籲建立民主共和。

*此類特征曾遍及海外僑社宗堂愈百年之久。國父孫中山就以此精神團結諸力量﹐創建「同盟會」暨「興中會」而能推翻滿清帝制﹐建立共和國。然﹐此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在中共建立政權後亦受到不斷被蠱惑和統戰的威脅。早期僑居海外的唐人精英份子被中共建立起的虛幻海市蜃樓所迷惑﹐在懷著精忠報國的心態下投身「革命事業」﹐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降﹐中共以更狡詐的伎倆對華僑發動了新一輪的統戰。他們對往事一筆勾銷﹐平反昭雪﹐而抓住僑民普遍的國族主義情結拉攏僑團﹐並給予大量的名利暨物質誘惑﹐封官受爵﹐在精神上腐化國人的良知。此等惡劣現象至今蔓延在海外華埠﹐以致令筆者在目睹諸僑領在國人喜慶節日時為五星紅旗暨其黨魁大肆歌功頌德的諂媚嘴臉時不盡望而卻步﹐ 而祗能淡出這充斥著醜惡與虛偽的場所﹐在心靈上慶祝吾神聖的民俗節日。

*必須又指出﹐有鑒於僑居海外的國人之精神面貌與意識形態分裂的前提下﹐部份國人在激進反共的同時﹐卻亦邁向了危險而如同歧路亡羊的不歸之路。如鼓吹「台獨」或真正為漢奸的反華份子﹐其性質惡劣近乎喪心病狂﹐與當年蘇維埃共匪有過之而無不及﹐特此提醒廣大同胞切勿抹殺自我的道德良心﹐病急亂投醫而釀製大難。

B-因身置紅色極權統治之邊陲﹐雖具備民主理念﹐但畢竟強鄰凶悍﹐不得不謙讓三分﹐故大多政治冷漠﹐潔身自好﹐在經濟民生上大作文章﹐而碩果豐裕。他們成了投資大陸的經濟大軍﹐在提高國民生計上有著功不可沒的成勣。然而許多豪商富賈卻利欲熏心﹐沉溺於紙醉金迷中﹐在昂首闊步在紅地毯上﹐被奉為貴賓的利誘下出賣了自我對國族的道德關懷﹐或寧可成為一埋頭於沙土里的鴕鳥﹐對強權霸行視若無睹。無論如何﹐普世的道義公正價值觀正慢慢地使更多的國人開始覺醒﹐與西方靠攏﹐故始有香港之七‧一遊行暨台灣之倒扁運動。

C-差不多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為當代中國大陸的經濟領導主體﹐他們深受黨文化的宣傳與影響﹐為特權的附庸者。雖對社會不公﹐貪腐盛行也公然持有頗多微辭﹐然大體仍擁護中共體制﹐為現政權暨政策頌讚歌﹐無奈地期望懲除惡霸﹐而保江山不變﹐即﹐保自我飯碗不變的思維惰性。文化上亦懷有「振興」之志﹐但在中共凌駕萬物之上的鉗制下﹐卻鮮有佳作﹐多為庸俗的暢銷貨﹐曇花一現耳。究其緣由祗知邯鄲學步﹐殊不識西方現代文明奇跡之精髓實乃思想解放—曰﹕「自由」二字矣。其實為中共所不容﹐故大多異化為「放蕩不羈」。此現象在時下橫行於世間﹐遺憾的是被國人誤以為此即為「接軌」的象征。

D-仍為時下最龐大的吾國人群體﹐約佔總人口之三分之二。其生活質量仍處低下狀態﹐一半生計尚得溫飽﹐而另一半則仍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年壯者多進城謀生﹐成為當代都市中的苦力奴役大軍﹐婦孺貧弱高齡者則祗能滯留於山區後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至今生活在落後貧困的鄉村並且惡性循環地忍受著地方官僚惡霸的欺凌和剝削。故時下中共的民生政策亦針對此問題放出所謂「三農政策」的標語以期穩住此龐大群體的人心。他們對西方民主知識知之甚少﹐而深受根深蒂固的舊思想所束縛﹐在忍辱負重於地方官僚魚肉時﹐他們所能期許的僅僅是再世「包青天」的千年神話。可見其本質仍定位在中世紀的意識形態﹐其各種表現﹐如﹐重男輕女﹐無視人權﹐「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等等仍深置在廣大人民群眾之中。

*在此要補充一點即是廣大少數民族的國人。因中共乃漢人為首的階級﹐故廣大少數民族如不附庸權貴﹐出賣靈魂的話﹐其命運多如其餘D類無異﹐被淪為隱形的大群體﹐遺忘在社會底層的每個角落中。

如上諸類的殘酷分別造成了各群體的互相鄙視﹐偏見﹐猜疑﹐和不信任。究其原因實為中共制度的殭化和專制﹐造就文化教育暨意識形態的分裂與差異。要化解這種歧視與劃分祗有與自由世界接軌﹐而統一國人的思想理念。要做到這點祗有體制的大變革和對社會制度的大開刀﹐剷除極權這顆惡瘤﹐解放思想﹐愈合歧見﹐共創明日之聯邦中華國。實現此目標應施「共產極權」主義﹐還是「民主共和」主義﹐請君自辨。

大楚興
二○○六年十月十二日

2 comments: